第1653页

甄宓表示理解,还是委托陈群给曹叡捎去了一封信,写满了母亲对孩儿的思念。陈群连忙把信放在怀中,表示一定完成任务,合适时机呈给圣上。

逛完了含章楼,陈群主动提出要去浮屠塔祭拜曹操等人,陌千寻则亲自陪着他前往,回来的时候,陈群的眼睛已经哭得红肿不堪,嗓音都有些发哑。

晚宴就在含章楼内举行,歌舞就免了,陈群这种人不好这一口,再一次吃饱喝足之后,王宝玉等人终于开始谈到了正题上。

陈群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率先开口道:“想必大王已经知晓,我此行正是奉圣上之名,来商谈竟陵一事。”

“这是自然。”王宝玉点点头,不以为然的说道:“竟陵的事情我在信中写得很清楚,不知陈大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既然是普天下唯一的开放之城,必然要有各方参与,我暂且不知,蜀汉和江东对此有何见地?”陈群道。

“蜀汉离得太远,可以忽略,这就是我们三方的事儿。”王宝玉道。

“不算蜀汉,江东孙权总该有所举动,一旦财富汇集于竟陵,难保其不起贪念,或兴刀兵。”陈群说话直截了当,对于爱钻空子的孙权也十分提防。

“孙权不足惧也!”陌千寻不满的说道,“若非汉兴王一向秉承睦邻不犯的原则,早就把江东一起夺了。”

“千寻,话可不能这么说,孙权既是我的大舅哥,同时还是我结义兄长。”王宝玉摆手道,这也是故意说给陈群听的。

“孙仲谋刚与我军大战,势同水火。恕我直言,若没有其重臣在此商谈,只怕竟陵之事,难以最终定夺。”陈群态度很坚决。

这人也真是够难缠的,好吃好喝好招待,一天下来,聊天也很愉快,但关键的事情上却绝不退让,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

这也是王宝玉这些人想当然,陈群一向做事儿严谨,当然不想留下任何把柄,宁愿这次谈不成,也不会含糊其辞。

“陈大人,吴王的母亲、妹妹、舅父以及嫂嫂都在此地,他们可否作为江东使臣?”蔡文姬笑问道。

“这些人虽然颇有分量,但并不是江东重臣。孙仲谋有移天易日之野心,怎会为了几个外戚屈服,几人之言皆不能替孙仲谋做主。”陈群依旧觉得不妥。

“汉兴王开放竟陵,乃是为天下谋福利之举,陈大人不必拘泥于小节,以免贻误时机。”贾织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