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5页

诸葛亮并没有料到司马懿会来,放松了对这边的防范,司马懿做事执着,最为擅长急行军,兵马踩着泥水,艰难的穿过青泥隘口,穿山越岭,一刻不停。

司马懿不断派出探马,在距离斜谷南端三百里处,探马前来回报,魏延正率领五万兵马,将夏侯霸数千人彻底困在山下,岌岌可危。

“愚蠢,蜀军如此势大,怎可孤军深入。”司马懿不禁气愤的骂了一句,知道夏侯霸这是贪功冒进吃了大亏,虽然跟他谈不到多好的交情,本着一心为公的思想,他还是催促兵马速速前行。

司马懿原本是想跟曹真打配合战,结果却成了救援夏侯霸,他只是带来了三万兵马,这种做法风险很高。

顾不了那么多,司马懿故意让兵马搞出很大的动静,做出强势来攻的假象,到底惊动了魏延的大军。

南郑不能有失,魏延不顾围剿夏侯霸,反正此人也不能杀,当即做出决定,急匆匆的率军去阻截司马懿。

兵力相差几乎一倍,司马懿对此战并无胜算,听闻蜀军赶来,立刻率军沿路原路退走,为了不让蜀军再去围攻追击夏侯霸,司马懿采用走走停停的策略,始终跟蜀军保持好距离。

魏延十分气恼,攻打夏侯霸本就在肚子里憋了一口气,如今又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更是火冒三丈,带领大军紧追不放,一口气追了五天,将司马懿重新堵回了青泥隘口。

魏延卯足劲要与司马懿大干一场,但司马懿在谷内设置了大量障碍,就此按兵不动。

听到魏延不顾夏侯霸,去追司马懿,诸葛亮脸色十分难看,司马懿远在宛城,竟然这么快赶来,倒是忽视了这样一支力量。

同时,诸葛亮对魏延的做法也很不满意,司马懿远道而来,兵马数量不会太多,根本没必要全军出动,哪怕留下一万人,也能生擒夏侯霸,给曹真以迎头痛击。之后这一万人再掉过头去支援魏延主力也不迟,何况蜀汉大后方还有兵力支援,并非只是靠着魏延这一支队伍保卫南郑。

诸葛亮和魏延本就不够默契,而司马懿的到来,无疑将战事给搞得复杂了。诸葛亮传令魏延,让他带领所辖兵马,扼住青泥隘口,绝不能让司马懿前来搅局。同时,诸葛亮亲率马岱和吴懿连同剩下的五万兵马,前去应战曹真。

几番打探之后,夏侯霸终于得知,正是司马懿突然赶来,救了自己一命,心中感激不尽。其本人也立刻率军返回,向曹真禀明了一切,同时请求责罚。

看着夏侯霸满脸憔悴以及血肉模糊的一双大手,曹真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亲自将他扶起,对他表示敬意,能在这种情况下不屈服,夏侯将军果然是忠臣血脉,堪当大任。

已经走了快一个月,前方的道路依旧泥泞不堪,王朗到底年岁大了,裹着被子骑在马上,依旧冻得哆哆嗦嗦,但就是不肯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