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7页

“怎忍别离!”众人齐声哭道。

“大限已至,天命难改,虽有不忍,将之奈何?诸位莫哭,仔细让司马懿的探子听了去。”诸葛亮略作停顿,王宝玉连忙替他抚抚胸口,诸葛亮又说道:“我死之后,不可发丧,兵马皆由杨长史带领返回,我之棺椁,由姜维运至定军山安葬,临山无坟头穴,无名字碑即可,可由皇叔斟酌安排,但绝不可铺张。”

众人伤感不已,一代丞相,身后竟然连座像样的坟墓都没有,后人祭奠,又当在何处寻觅?

“伯约,你可记下了?”诸葛亮问道。

“丞相!姜维定不辱使命。”姜维上前一步含泪拱手。

“杨仪定将兵马带回,绝无差池。”杨仪叩首道。

“费司马,兵符暂由你保管,且待回朝后交给圣上。”诸葛亮又取出了兵符,交给了费祎。

杨仪脸色寒了一个,让他带领大军返回,却不授兵符,诸葛亮究竟安了什么心思。

“费司马,大军归去途中,你当辅助长史,缓缓退兵,可着魏延将军断后,司马懿必不敢追来。”诸葛亮道。

杨仪心中暗喜,仔细想想诸葛亮的安排也没错,兵符岂能轻易交给手下,还是圣上安排才算妥当。

“吾不幸中道丧亡,虚废国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后,公等当竭忠辅主。国家旧制,不可更改,我所用之人,亦不可轻废。我所有之物,除薄田桑树留下,余皆充公。”诸葛亮道。

“丞相功德昭于四海,怎可身后如此清贫?”费祎哽咽道。

“天下为公,我当为表率,各去歇息,再不相见。”诸葛亮颤微微的起身,下达了逐客令。

在这一过程中,王宝玉始终一言不发,脸上波澜不惊,杨仪临行时还是冲着王宝玉叩拜道:“皇叔,有劳陪伴丞相最后一程。”

“走吧,一切都听丞相吩咐,谁要是不老实,我可是还活着呢!”王宝玉道。

杨仪激灵了一下,不敢多言,王宝玉是何等人物,如今这天底下,根本无人能惹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