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4页

诸葛均就在议事大厅里等着,王宝玉又询问了一些近况,诸葛均坦言,自己就是个小官,还是哥哥罩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妻儿平安就好。

王宝玉对此很是赞同,诸葛均这也是活出了境界,争来争去又能得到什么,到头来还不是双手空空。

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无论是才情还是性格,诸葛亮与诸葛均都有较大差别,但如今诸葛亮已在阳间除名,诸葛均却依旧活得好好的,得失又当如何计算?

片刻之后,黄月英捎来了一句话,但凡是诸葛亮的家人,一律不见!

诸葛均搞得颇有几分难堪,一再解释,自己早就改掉了懒散的毛病,衙门口从没积攒过一件案子。

“蛋疼,你就多理解吧,你嫂嫂心情很不好,我劝也不管用。也不瞒你,你二哥临走的时候,给了你嫂嫂一份休书,只怕现在还没消气呢!”王宝玉道。

“二哥一世聪明,怎就临终做出这等荒唐之事,多好的嫂嫂,不该如此啊!”诸葛均替嫂嫂打起了抱不平,虽然小时候他最盼着二哥休掉这个动不动就打人的嫂子。

“好了,这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咱们当年都是吃闲饭的,别多嘴了。”王宝玉摆了摆手,又问:“蛋疼,你这次肯定不只是来看嫂嫂的吧?”

“瞒不过宝玉的慧眼,圣上有意让瞻儿回去,此事朝中议论纷纷,都言丞相之子不该飘零在外。”诸葛均颇有些为难的说道。

这件事儿诸葛亮有过交代,王宝玉还是板着脸不悦道:“这些大臣几个意思,难道说彝陵还不如成都?还是说怕我把瞻儿押为人质?”

“宝玉,并非如此,此乃朝廷规矩,圣上也觉得为难,本想不了了之,就由着瞻儿在彝陵长大,但朝堂反对声音颇多,圣上左思右想,这才安排我这样一个小官前来。”诸葛均连忙摆手,额头都出现了汗珠子。

“一个孩子回去能干什么?谁来照顾他?”王宝玉又问。

“嫂嫂难道不一同前往?”诸葛均说道:“二哥那是意气用事,休书之事自然不作数的。”

“我太了解自己那个姐姐,先生绝情,她也不会执意再做诸葛家的媳妇。”王宝玉叹息道。

“宝玉尽管放心,嫂嫂如果不回去,我也一定会全力照顾好瞻儿,视如己出,倍加呵护。圣上说过,只要瞻儿归去,便可继承武乡侯爵位。”诸葛均道。

“这爵位薪水不低,你小子可是赚大了。”王宝玉故意刺激诸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