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页

“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丑话说到前面,你儿子司马昭一家,我必须要留下,你可以带着大儿子离开,去曹叡那边,整理起兵马,征讨公孙渊。”王宝玉吩咐道。

司马懿犹豫了一下,拱手道:“臣领旨,大王不杀炎儿,已是大恩,臣绝无异心。”

“唉,那孩子真是可爱,去吧,他们一家自然有人照顾,等到天下平定了,让你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王宝玉叹道。

“谢过大王!”司马懿道,站在那里却不动弹。

“还有什么事?”王宝玉问道。

“恕臣多嘴,江东吴国不可留,久必成大患。”司马懿道。

“这事儿就不劳你操心了,我自有安排。”王宝玉摆了摆手,司马懿这才退下。

“宝玉,可否派彝陵战将监督司马懿?”陌千寻还不是不放心。

“不必了,要是司马懿真反了,咱们的人在他手上,反而成了麻烦。如今曹魏大势已去,他的儿子孙子也都在这里,司马懿除非是铁石心肠,否则不敢乱来。”王宝玉道。

“正是,司马懿倘若真的硬下心肠,如此狠毒之人,留着也是祸害。”陌千寻点头赞同。

给了司马懿和司马师五千兵马,其实都是投降的魏兵,一直派不上用场,留在彝陵还浪费粮食,司马懿带兵离开,回望彝陵城,眼眶潮湿,想要落泪。

当年野心勃勃,一度想要攻占彝陵,如今倒是真的进来了,却是以降臣的身份,只能趴在栏杆上看风景。

那饭菜虽然可口,其实吞在肚子里却是味同嚼蜡,不过是以此宣泄郁闷而已。

不管怎样,司马懿对王宝玉的佩服是真心的,若是天下都能像彝陵一样富庶安乐,谁来当这个皇帝,又有何妨呢!

攻打江东的问题,屡次被提起,陌千寻等人更是一再劝言,让王宝玉不得不重视起来。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老朋友都走了,跟王宝玉友谊最久的,莫过于孙权,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亲属关系,打断骨头连着筋,任凭他心如铁石,也颇为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