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谢皇上隆恩。”郭绍忙道。

柴荣又道:“上次你上呈枢密院替部将请功?魏仁溥,有这事吗?”

魏仁溥鞠躬道:“回陛下,有这件事。”

柴荣干脆地说道:“全部准了,即刻授有功将士军职、封赏。”

“臣遵旨。”魏仁溥道。

郭绍听罢十分高兴,但压力也更大……他想起了明朝的袁崇焕,吹嘘五年平辽,崇祯皇帝多般满足他的要求;但没做到,就要凌迟处死。皇帝希望越高,让他失望时愤怒就越大!

不过,压力是不能让一个年轻人退缩的。每个人都下意识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在重大的环节上证明自己,越重大的事就越刺激;越能得到关注和表现的机会。郭绍也不例外,他的兴奋多于压力。

柴荣沉吟片刻,说道:“让高怀德调任虎捷军右厢都校,赵晁到铁骑军来。”

……高怀德,郭绍竟对这个人非常熟悉,在现代社会时就知道了。他本来对“后周”了解不多,很多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都不熟,但恰恰这个高怀德并不那么重要的人,他听过。

有关高怀德的东西,他是从戏曲故事里听来的。一部叫《三打陶三春》,一部叫《高怀德别女》。

不过在这里,郭绍对戏曲里的故事很怀疑,特别是高怀德别女……说的是高怀德年轻时穷困潦倒,只有卖掉女儿给人家做丫鬟抵债,然后才去京城投靠大人物。

郭绍没了解错的话,高怀德出身武将世家,父亲高行周在汉、周两朝都封过王,这样的门庭出身,爹是王、儿子能穷……能混到卖女儿的地步?这也太扯了!难道是后人专门编故事黑他,极有可能,听说他和赵匡胤关系不太好。

郭绍对皇帝这个任命非常满意高兴,现在他下意识地已经把赵匡胤当成是对手。和赵匡胤关系不好的人,郭绍就最愿意拉拢。

一定不能让高家这么大的势力倒向赵匡胤!高怀德似乎在后世被称为北宋将领,恐怕后来也投向了赵匡胤的怀抱,不能再让这种事发生。

……因为大军还在半路扎营,郭绍当天就骑快马赶回到了先锋军大营。

郭绍召集军都校、副将以上大将在中军商议,专门针对白甲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