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十月中旬,皇帝率内殿直、东西班、控鹤军精兵临幸濠州。发现西北河滩地上有一股唐军驻扎,立刻下令东西班都指挥使祁廷义进攻唐军。

祁廷义人称“祁驼”,他还真带着士卒骑着骆驼冲过了南唐军工事外的护城河,然后众军掩杀,大破南唐城外工事,俘获三千人。

柴荣大喜,升祁驼为虎捷军左厢都校,填补左厢都校的空缺。

郭绍曾任左厢都校,后建节升步军司都指挥使,原来那个位置一直空缺,这回被“祁驼”一屁股坐上去了。皇帝亲命,没办法违抗。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庞大的橐驼

“祁驼”祁廷义到虎捷军做左厢都校很悲催(都校就是都指挥使的俗称,意为都指挥使级别的将校)。他会很快发现,左厢是上峰郭绍的基本盘,重要的位置都已换血,祁驼一来就变光杆司令;下面那些武将只听郭绍的,称兄道弟的关系,又有郭绍这个步军司都指挥使撑腰,能理会“祁驼”就奇怪了。

不过郭绍怕把“祁驼”逼急后,打小报告、告他拉小山头结党。于是多般叮嘱部将,又严禁禁军武将称呼“主公”。

但郭绍很快发现自己多虑了。

祁廷义一到左厢报道,见识了大帐内的气氛,二话不说就称“唯郭大帅马首是瞻”,一点立场都没有。

只见此人人高马大,长得比谁都高壮。帐内站的武将都是些高猛汉子,但都比不上祁驼……一时间郭绍想起了史彦超。但祁驼和史彦超完全不同,他身上没有杀气。

史彦超一个眼神就能让人非常有压力,很不友善。祁驼的面相和神色,一看就不吓人。

后来有了解祁廷义的将领在郭绍跟前玩笑,终于让他知道了“祁驼”这个外号的来历:本来叫祁橐驼,后两个字的音一样,有点轻哩,后来武将们就常叫祁驼。

骆驼长得比马都高大,但跑不快也不凶猛,用在祁廷义身上正好……因为这家伙就像骆驼似的,长得比谁都高大,有一副庞大的身材,就是没啥用。打仗做事完全没谋略,被敌兵揍了或者叫他去进攻,急了才发愤。为人也本分,不和谁争什么,内斗就想逃避忍让。或许,难得糊涂也是一种智慧。

……

攻城战逐渐开始,不过郭绍没有下令军队进攻,而是守着城修工事、用抛石车砸墙。又下令乡兵把壕沟、土夯墙推进至护城河边,扛土石去填护城河。

这回攻城没法用火药,因为李谷一时间再弄不到那么多硝石;何况濠州此次肯定有堤防,恐怕不好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