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页

魏仁浦淡定道:“杀的又不是李彝殷的儿子,李彝殷犯不着为了没藏氏反叛朝廷。他此时反叛朝廷,没有一点好处,李彝殷并不傻。”

杨业点头道:“ 哥犯的本来就是死罪,不杀反倒失了朝廷威信;杀之亦不到影响大事的地步。该杀!该杀!”

人们七嘴八舌道:“李彝殷不过是一个节度使,原本就该仰仗朝廷恩惠。 哥犯事在先,处以死刑名正言顺正大光明,不杀怎么维护王法?那没藏首领自己气死的,难道还要算在朝廷头上,他管束儿子不严,任其胡作非为,也有不教之过!”

“对对,朝廷在大义道理上站得住脚,李彝殷绝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就反。他若要反,无论怎样都会找借口起兵造反;若不反,绝不会因为一个没藏首领就反。”

“虽说朝廷不愿对党项人轻动兵戈,咱们想拉拢他们,可李家又何尝不想借朝廷承认的名分地位,提高威信?他们若不求得朝廷的宽容厚待,一旦开战,又能讨得什么好处?”

史彦超看向对面的人,冷笑道:“看你们马后炮真有趣儿,老子记得 哥犯了事儿,你们一个个都说,哎哟杀不得,杀了要怎地怎地,哈哈!”

杨业等人十分尴尬,魏仁浦只当没听见。

众人说得头头是道,称颂郭绍,把郭绍的作为称之为火候恰到好处。

郭绍坐在那里,不置可否,他没吭声却给人一种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气势。

实际上郭绍此时心里也特别惊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回头一想,李彝殷确实犯不着因为这么一个矛盾就完全撕破脸,但是事情没有结果之前,谁能断定?

稳住了李彝殷,郭绍西巡的目标已经没有了多少阻力。

他这时才开口说道:“卢多逊两番深入夏州,功劳很大。”

众人对此没有异议。

就在这时,一个文官走进来,拱手道:“禀报陛下,臣等刚收到东京急报。”

“拿上来。”郭绍道。

侍立一旁的王忠走下去,从文官手里接过书信,送到郭绍手里。郭绍展开一看,立刻抬头镇定道:“曹彬攻陷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