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页

萧思温见状,转身离开了山边,对一个契丹人道:“不必再攻,收兵!等到了下午,再派人去劝降。”

杨衮上前道:“萧公,这样劝降,许军不会投降。”

萧思温道:“试试无妨,对他们说许国皇帝郭铁匠快死了,已顾不得他们。”

杨衮沉吟道:“上次咱们去劝降的人被杀了,这里的许军守将态度很坚决。末将觉得,只要有军需、粮秣补给,许军肯定不会投降……辽西堡西南边有一条运河,还没完工,但已容得下小船通过。咱们得先想办法切断这条运河,阻止许军从海上的粮道,方可逼迫辽西堡守将投降。”

萧思温道:“辽西堡距海一里地,运河全段在炮弹轰击之内,如何切断?”

杨衮道:“总得从这地方着手想办法。”

萧思温哼哼了一声,不置可否,围了辽西堡那么久,若能想到办法,何必现在才想?

萧思温道:“老夫看,不用只盯着那土堡。眼光要往大处看,许国人要是想靠这样修堡占我广袤渤海之地(东北),没有十年八年耗费无算不会有成效!他们的方略不是这样的,不然在此前李处耘率大军去西北作甚?”

杨衮点头道:“许国人还是想靠骑兵,向西扩地是为了战马。”

萧思温道:“正是如此。他娘的,许国南边那么多地不去占,非盯着咱们的膏腴之地。”

杨衮不动声色道:“郭铁匠若是挺不过鬼门关,这些威胁都不是事儿。”

两人面面相觑。

他们不再说话,从山上下来,带着一队精骑,回营州去了。

……及至营州行辕,马上有人对萧思温道:“范府事有要事禀报。”

萧思温对着一副铜镜,先整理了一下帽子和衣领,头也不回道:“让他在大堂等着,本公随后就到。”

他说罢从侍从手里接过热毛巾,擦了一番脸上的尘土,又用手指捻顺嘴唇上的胡须,这才前往大堂。及至堂上,见耶律斜轸、杨衮、范忠义已在那里吵吵嚷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