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京营凯旋和袁可立赴任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中国要让四方

来贺

是啊,我们是开疆拓土归来的勇士!

乾清宫内

朱由检静静地坐在御桉前,侧耳倾听着外面隐约传来的音乐。良久,他笑了笑。

“王伴伴,这曲子好听吗?”

“好听!奴婢听了热血沸腾,都想骑着马到沉阳把奴酋的脑袋给砍下来。”王承恩面色红润,看起来所言非虚。

“哈哈,你安排下去,让张之极在军中选出此次战争中表现最为出众的士兵,分别授予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称号。一等功五人、二等功五十人、三等功百人。除应有的封赏之外,朕会亲笔书写,制成牌匾,敲锣打鼓的送到他们家乡!朕要让世人都知道,当兵也能光耀门楣!”

“另外,你再让人收集一些此次战争中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事迹,送到方正化那,让他在报纸上做一个专栏,每期刊登一个。”

“是!陛下,奴婢这就去。”

提高军人地位绝对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能办到的。自宋朝以来,一直是文强武弱的状态。文武就像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能跑得快吗?

道理那些读书人比谁都清楚,只不过是不舍得自己手中的权利罢了。

相对于关外的建奴,这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十二月初八

在海上颠簸了快一个月的袁可立从江华湾的一个港口登陆了。

随行的人员不多,除了几个家卷外,就是负责护送他上任的十名锦衣卫和一个太医院的太医。

太医是朱由检特意安排的。就是担心袁可立的身体。

上了岸,坐上了徐应垣派来接他的马车,又走了近一天,终于到了汉城。

徐应垣早已率领朝鲜曾经的文武在城门外迎接。

袁可立下马与徐应垣寒暄了一阵,并排往城中走去。

一众朝鲜官员跟在身后。

他们心事各异,知道这位就是朝廷派来的总督。都在盘算着,怎么样才能得到他的青睐。

徐应垣为袁可立准备的府邸离景福宫很近,原本是一个朝鲜高级官员的住宅,被阿敏杀死后就一直空着。

当晚,徐应垣设宴欢迎了袁可立,并为他介绍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官员。

其中就有崔鸣吉。

崔鸣吉自然是听说过袁可立的大名,当即表示要全力支持袁可立的工作。

一番接触,加上提前看到的资料。对于一应人等的安排已经了然于胸。

接下来,他把朝鲜划为八个府,每府各设知府、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等官员。府下又有州、县。照搬大明的体系,一套完整的架构很快就出来了。

这些曾经朝鲜官员全部封了官,开始分赴各地任职,人心慢慢的安定了下来。

《独步成仙》

这一切,袁可立只用了三天时间。

到了第五天

皮岛总兵,他曾经的小弟,毛文龙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