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崇祯四年

出了军校,一拐弯来到了紧挨着的大明皇家科学院。

科学院一直是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在管理。

“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朱由检问。

“禀陛下,学生们的进步都挺快的。”

“嗯,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教育,要端正学生的品性,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是,陛下!”

接着他又看了看学生学习的课程和各科以往的考试成绩。

科学院的课程依然以八股为主,但启蒙教育学的是汉语拼音,所以这些学生们的进步飞快。虽然上学还不到一年时间,但是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在没有拼音注释的情况下自主朗读了。就这一条,就不知比传统教学模式要节省了许多时间。

除此之外,数学也是必修课。

等年级再高一点,会陆续加入化学、生物、物理等课程。

正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等这些基础性知识都学的差不多,他会建一所大学,专门教授适用各个领域的专业课程。

鉴于这里的学生大多只有六到十岁左右,朱由检觉得自己就算讲了大道理他们也不一定听得懂,所以就没有浪费唇舌,离开了科学院。

接下来他每天的行程都会安排的满满的,慰问烈士家属。到各个机构视察。

城外的钢铁厂的产能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都说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断了粮可不行。他打算明年开春在天津和唐山各自再修建一座钢铁厂,打造京津唐钢铁生产基地,以供将来工业生产的需求。这是第一步,等将来辽东局势稳定了,他还计划建设鞍本高铁基地,直到能供应全国的钢铁需求。

年前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朱由检也变得忙碌了一些。

一直到除夕当天才清闲下来。

今年的冬天依然寒冷,朱由检裹的厚厚的抱着儿子朱慈烺站在乾清宫前,看着远处忙碌的宦官和宫女。

朱慈烺生的粉凋玉琢,甚是讨人喜欢。

刚站了一会儿,周玉凤便和田秀英一起追了上来。

“万岁,今儿天冷得厉害,别把慈烺给冻坏了。”说着伸手就要去抱朱慈烺。

朱慈烺一看自己娘来了就要挣脱朱由检的怀抱,对于他来说,自己这个父亲抱的太难受了些,也不喜欢笑。

朱由检笑了笑,松开了手。

除夕夜的晚膳很丰盛,用过晚膳,朱由检突然玩性大发想要去放烟花。

就拉着周玉凤等人来到了乾清宫门前的空地上,命人搬来了烟花,掏出一个打火器亲自点燃。

周玉凤站在屋檐下看着远处小心翼翼地点烟花的朱由检,抿嘴笑了笑,一种暖流在心间流淌。自从继位以来,陛下已经很久没有展现出这贪玩的一面了吧。

点完烟花的朱由检快速的跑开,站在远处看着空中炸开的烟花,听着朱慈烺咯咯的笑声。

又是一年。

辛未年。

崇祯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