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朝全球大粮商的方向发展

实际上西班牙人对大明有很深的敌意,毕竟他们刚从台湾被赶走没多久。

从台湾被赶走后,他们起初并不太在意,因为台湾并未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这个鸡肋的地方丢了也就丢了。

可没过两年,他们发现错了。

靠着台湾,不但大明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一艘艘挂着环球商贸旗帜的货船往来不绝。连岛上都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被开垦了出来,种上了稻米和甘蔗。

他们开始有些后悔起来,但他们同样也忌惮于大明强大的实力,根本不敢与之抗衡。

可更后悔的事情还在后面,大明不知道从哪弄的良种,种出来的水稻亩产能达到八九百斤,眼看一个瘴气肆虐的鬼地方竟然慢慢被他们经营成了粮仓,西班牙人的肠子都悔青了。

最终跟总部汇报之后决定,台湾是不可能夺回来了,那就从大明手中买种子回来种。

于是就多次派人找到了施邦曜,想从他那里购买高产种粮回去种。

朱由检思索了许久,还是决定将种子卖给他们。

原因有三个:

一、吕宋稻米一年三熟,可以和他们签订好回购粮食协议,应对未来国内的自然灾害。

二、开拓市场,控制粮种,为将来全球粮食贸易打基础。

三、为将来的殖民做准备。

在好多人的认知中,好像值钱的东西都是一些名贵的东西。事实上在全球贸易中,粮食一直是相当赚钱大生意。

后世的a、b、c、d被称为国际四大粮商,一直在闷声不响地收割着全球财富。就拿大豆举例,最大的进口国是兔子国,最大的产地是足球王国,但这两个国家却都没有定价权,定价权掌握在阿美丽肯手中。

试想一下,若是将来全球粮食生产、贸易包括定价权等都掌握大明手中,将会是怎样的局面。

回复完施邦曜的奏疏,天已经黑了。用晚膳的时候,朱由检想起了海兰珠,于是问一旁的王承恩。

“王伴伴,派出去的人回来了没有,海兰珠怎么样了?”

“回万岁,已经回来了。他们在海边找到了祖大弼,将海兰珠交给了他。说是陛下您赏给他的。”

“祖大弼什么反应?”

“很是高兴。”

“哈哈!他高兴的太早了!”

天津

祖大弼正和海兰珠和大玉儿姐妹俩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