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页

一时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王宝玉第二天一早,便给马顺喜和张时趣打去了电话,告诉二人,自己已经和恒通公司说好,要为东风村修一条通往清源镇的路。

马顺喜和张时趣自然高兴万分,立刻答应,还拍着胸脯承诺,一定会动员全村老百姓,投入到修路的大军之中。两个人心里都清楚,不管怎么说,一旦东风村通了车,对于村里经济的发展,绝对是难得的好机遇,最起码没有任何坏处。

然而,三天之后,王宝玉接到了马顺喜崔头丧气的电话,说镇长李传宗说啥也不同意,主要的原因就是一条,那就是这条路是通往清源镇的,即便是修通了,也不利于柳河镇里和村里的联系,没有起到联系镇村关系的作用。

王宝玉听到心里非常恼火,他娘的,这是什么狗屁理论,东风村不修这条路,还不是同样联系不方便,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还真是大有人在!

放下马顺喜的电话,王宝玉的个性岂肯善罢甘休,于是坐那里就琢磨开了,最后还是想到了一个人,兴许能够帮着处理此事。

这个人就是万芳草,通过以往的经验,王宝玉知道媒体的力量,是能够左右一些事情的,修路这件事儿,必须先造势,让全县的人都知道,最后一个不通车的自然村,马上就要有了一条坦途。

王宝玉给万芳草打去了电话,毫不隐瞒的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让她一定要帮这个忙。万芳草说没问题,修路这件事儿本来就是一个好新闻,报给总编一定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自己跟万芳草不外道,但人家几次帮自己的忙,王宝玉还是心中有数,将相关材料邮寄给万芳草的同时,没忘了给她汇去了五千块钱,算是自己表达对她的感激之情。

第0506章 秘诀

富宁县最后一个封闭山村即将通车的消息,很快就出现在《富宁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要想富先修路,文中详细阐述了不通车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又高度赞扬了恒通公司侯总,作为一名有奉献精神的企业家,如何敢于付出,敢于担当,毅然决定出资修这条没有经济效益的路。

在文章的最后,高调强调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前瞻性思维,不管路通向哪里,最终都会带来一方经济的发展。整个全民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宗旨。

东风村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无比兴奋的争相传递这个幸福的消息。大人笑,小孩跳,一幅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的场景。

李传宗看到了报纸,自然猜到是王宝玉捣的鬼,不由将王宝玉又是一通胡乱骂。李传宗实在没辙,硬着头皮找到程国栋,商量着该如何处理此事,程国栋只是不紧不慢的看着报纸并没有直接回答。

李传宗等得不耐烦,又追问道:“国栋,你是个聪明人,你看这事儿咋办?”

程国栋冷笑一声,扔下手中的报纸说道:“这整篇的报纸都在报道这件事儿,你说我能怎么办?咱要是说不同意,那不就失了民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