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就在这时,王贵走进了书房,走上来拜道:“恭迎王爷回府。回禀王爷,车上有俩人,奴婢把他们弄到了杂物房。还绑着,看样子饿得就只剩一口气了。”

朱高煦微微点头,手在书案上轻轻敲着枯燥乏味的声音,又做了些琐碎的动作。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道:“瞿能的儿子瞿良材,当年放过我一马。眼下父皇坐了江山,他们家凶多吉少,我不能坐视不顾……”

“是。”王贵弯着腰侍立在那里,没多说一句话,神色有点凝重。

朱高煦又问道,“去年我回府给了你一些迷香,我叫你留着,还在罢?”

王贵忙道:“王爷亲口交待之事,奴婢无不上心。”

“去备一辆马车。”朱高煦道。

王贵应答之后,便出门去了。

朱高煦独自坐在椅子上,良久都没动弹一下。

第一百四十七章 吉时未到

去年被迫冒险前往京师,朱高煦毫无选择,是为了别人;现在干这事儿风险同样很大,但这是为了自己寻路。

软禁瞿能父子的地方,是一座宅邸。今天朱高煦坐车、在宅邸附近转了一圈,察觉看守的情况,门口的人似乎比去年看到的要少一些了。或是靖难之役已经结束,北平有司更加放松了戒备。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建文朝廷已经倒台,这些武将大员没有了军队,便没啥可折腾的了。正如盛庸,现在淮安做总兵官;平安被送到北平后,据说最近可以出门活动了。

但这一切宽容,显然都是假象!

照朱高煦几年以来对朱棣的了解,朱棣对建文武将们暂时的宽容,只是为了不同时树敌太多,而要分而治之;朱棣首先清理的是“靖难”檄文中的大奸臣,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以及暴昭、练子宁等一众有名望又掌握了舆情的文官。

刀还没落到头上的人,只是吉时未到。

朱高煦从车帘缝隙里仔细看着府邸周围的情况,只走了一圈便离开了,以免被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