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页

妙锦摇头道:“终归还是太年轻,我有时也无法自持……”说到这里,她的脸微微一红。

朱高煦道:“没那么简单,汉王府、以及所有与我亲近的人,他们很无辜。江山社稷这玩意,有时充满了暴戾野蛮。”

妙锦轻声道:“故我在巫山桃源只说了一次,之后便从不劝阻汉王起兵了。”

……终归还是太年轻?朱高煦默念这句话,忍不住继续琢磨:郭资那老油条、肚子里究竟又藏了甚么坏水?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决战天府之国(2)

太阳已经落进了山坡、房屋、树梢等物下面,周遭的事物仍然看得见,只是慢慢地变得稍微模糊了。朱高煦挪步走到了土木修建的青瓦楼阁上。

四川布政使司是盆地地形,不过平原面积似乎不大,迄今为止朱高煦还没看到真正的平原;泸州城里也有山。站在楼阁上,能看到园子外面、那种极有特色的街巷……旧石板铺就的狭窄山坡路,两边全是小商铺,却让人觉得很幽静而寂寥。

有一些大房子,房顶盖着大片的青瓦,显得又小又密,有密集恐惧的人、看了怕是会不舒服。那么大的屋顶、那么小那么多青瓦,总让人担心会塌掉;然而那些房子看起来很旧了,显然还算牢固。

妙锦告辞了,留朱高煦独自站在木栏杆后面。周围有许多军士在慢慢地走动、观察,不过他们干他们的事,朱高煦想自己的事,互不干涉。

刚才妙锦说的话有点玄乎、却有几分道理,朱高煦也认为在这世上之事,不全是实物能解释的。如同他忽然变成了明朝人、这事就没法想通。

但那些抽象的东西,似乎要深入到某种层面才能显现;比如人心里的恶、带来的动不动就杀失败者全家这类事,根本毫无道理可言。而在更表面的层次上,朱高煦大致还是只相信眼睛看得见的东西、有逻辑道理的事物。

所以很多事、便有法子思考了。

瞿能推测、薛禄几乎必定要去雅州,这种概率非常大。朱高煦的应对策略,有两条路走。

一是尾随薛禄去雅州,大战在雅州决出胜负。不过这条路、有些抽象的迷雾在前方:朱高煦放弃了选择战场的主动权;而且雅州那地方,总是让朱高煦毫无道理地想到、皇宫里的文楼。

二是“围魏救赵”,改道沱江一线,直接攻成都府,以此迫使薛禄回援。这条路乍看很高明,攻其必救之处;但也经不得细想,细思极恐。

薛禄一定会改道去成都?这事朱高煦真不能替薛禄决定,毕竟脑袋长在别人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