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破局之策先从韩始。(求推荐,求收藏,求投资)

因为这样的人是个孤臣,皇权最怕谋反,而孤臣是没有力量谋反的。

就像是汉朝的丞相萧何为什么以贪污自黑,为的是降低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好让刘邦放心。明朝的海瑞为什么不管怎么蹦哒嘉靖都不杀他,因为海瑞把人都给得罪了,他没有党羽,是个孤臣,再蹦哒也就是三尺高。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想要得到重用,如果走投无路,便只能是考虑去做个孤臣。

如果商鞅利用秦王给的权力到处收买人心,搞儒家的那一套,和光同尘,利益均沾,你好我好大家好,别说变法,想都不用想,秦公嬴渠梁第一个不答应。

因为利用国君的授权去收买人心,这是想干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这是想架空国君之权,有谋反意图,历史上多少皇帝连武将文臣和宦官之间的正常交往都要禁止,更别说施恩了,这是大忌。

更何况以嬴渠梁之明,商鞅断然不敢这么做,只有断绝自己一切结党营私的可能,才能让秦公放心授权,有了更高的授权和信任,商鞅才能用早已注定要死于非命的生命,完成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创举。

这就是商鞅获得权力的代价。

是所谓的“公如青山,我如松柏,生死相扶,永不背弃。”这个千古佳话的前提条件,秦公信任他,不是仅仅是因为他是个变法人才,更因为他是一个和秦公绑在一起的孤臣。

他没有了秦公的支持,什么都不是,跟嬴渠梁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后朝的强权宦官,魏忠贤之所以能一手遮天,不是魏忠贤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是皇权的化身,皇帝想做一些得罪人的事,就会用化身去做,做完了再把化身杀了平息怨恨。

就好比后来秦惠文王杀商鞅平息来自贵族的愤怒。

所以不管是从稳定国家的层面,稳定新法的层面,还是维护自己权力地位的层面,商鞅这么做都是最优解,只有这么做才能变法成功。

所以,嬴季昌才会说,卫鞅一生没有辜负嬴渠梁,但是国君终究是寡恩的,秦国辜负了卫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