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剩下的因素就是, 大多见过晏长初本人的,在不涉及大是大非、巨大矛盾的情况下, 都不太会能那样说话。

那出言不逊的人显然是新升上来的, 既没在宫宴上见过本人,也没对事情有深入的了解, 只听了一些表面传闻,就妄下论断,然后在朝堂上大言不惭地“直言进谏”。

就算梨休春不打断, 陛下也必然会发落的,这样一来,梨督主的行为与其说是僭越,不如说是体察圣意了。

所以尹却明没有怪罪对方,也很好理解。

只是这样一想,这梨家遗孤倒真的越看越像是谄媚上意了。

但鉴于梨休春曾经是在晏公子手下做事的人,有今天一半是托了晏长初的福,也能当做是主仆情深、知恩图报,听不得别人对有恩于他的旧主不敬。

在已经有一个活生生被拖出去的例子的情况下,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会再提之前的事了。

本来有梨休春的两个问题,他们已经没打算再说了,结果谁知真的有人那么傻,敢出这样一个头。

虽说那被拖出去的人算是官阶比较低的了,但看陛下的反应,有多不高兴都能看得出来了,就算官阶再高,照陛下的态度来看都悬得很。

倒不能说所有人都有可能被这样不留情面地拖出去,可是看之前清除那些世阀的雷霆手段,哪怕今天不会被拖出去,来日就不一定了,陛下已经充分显示出他的能力了。

何况,在这朝堂上最有地位、最位极人臣、可能说得上话的官员,正是梨休春。

而梨督主明显是站在另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