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流放?!

杨清源问道,“周明生你还有什么可说!?”

周明生此刻已然是身子微颤,话已然说到这个份上,又哪里还有周明生辩解的余地,之前的李守案,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帮他,长音园中的事情,可扯不到其他人身上了。

“小人……小人……”

就在周明生浑身发抖,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太子却笑了。

只要杨清源不再纠缠李守案!周明生便死不了了!

“此案众卿还有别的意见吗?!”

周帝见案件已经清楚,便开口询问道,说是众卿,其实就是问太子的意见。

众臣也没有出言者。

周帝见此场景,便对杨清源说道。

“杨卿,那你判罚吧!”

“臣遵旨!”杨清源躬身一礼,“案犯周明生!于长音园中袭杀大理寺捕快方圆,及李守之女丫丫。依《大周律·贼盗律》,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诸谋杀制使,若本属府主、刺史、县令及吏卒谋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者,流二千里。”

“案犯周明生,蓄意谋杀,当判绞监候!然方圆为大理寺捕快,当时正保护人证,即人犯之女丫丫,周明生袭杀方圆、丫丫,有对抗执法,毁灭证据之嫌,臣以为罪加一等!当判斩立决!”

“……”

当周明生听到这一声斩立决的时候,吓得瘫软到地上了。甚至连开口向太子求救的话,都说不出来。

就当周帝要宣布此判时,一个人再次站了出来。

吏部侍郎申汝墨,钱牧谦的得意弟子,杨清源的师兄。

“陛下!臣以为,杨少卿此判有所不妥!”

申汝墨开口便是否决。

周帝心中稍稍不悦,“申卿,刚才朕问的时候你为何不答?”

“启禀陛下,臣对于杨少卿的案件事实认定并不质疑,只是觉得杨少卿的判罚欠妥。”

周帝开口,示意申汝墨继续发言。

“陛下!案件审到此处,已然明了,周明生仅仅只是蓄意杀人,不在‘十恶’之列,当属‘八议’之决!‘八议’中人当由天子圣裁,减免刑罚,杨大人如此行事未免有逾越之嫌!”

卫东来和太子的谋划,到这一刻才显出其最终目的。

只要不涉及李守一案,周明生的罪行不过就是故意杀人致人重伤。

杀人未遂和既遂可不一样。

虽然《大周律》中规定了,诸谋杀人,已伤者绞。但那是对于一般平民的。

周明生虽然计划杀人还伤了人,但最终没有造成人死亡,算不得什么大恶!

“杨少卿,不知道本官说得对吗?!”

申汝墨看向杨清源,面色平淡,就事论事。

杨清源虽然不甘,却只能点头称道,“理当如此!”

“其次!本官有一问,还想请教杨少卿!”

“申大人请教!”

申汝墨语气平淡地问道,“敢问杨大人,周明生杀了何人?!”

杨清源双眸微微一缩,刚才在判罚之时,杨清源故意没有提到方圆和丫丫的情况,现在被申汝墨提出来,杨清源便知道申汝墨早已经投靠了太子,并且完全算计好了一切。

杨清源沉默不语。

“本官刚才看到案卷,无论是捕快方圆、还是那个小女孩,都仅仅只是重伤而已,并没有人真的身亡,没错吧!”

杨清源官袍袖中的双手紧握成拳,这说法虽然是事实,但未免太无耻了。

方圆之所以没死,是因为有药王孙十常的续命丹暂时吊住生机,目前生死未卜。

丫丫之所以没死,是因为玉虚一脉的神药,三光神丹。

若是换作旁人,此刻已经是两座孤坟。

但现在申汝墨却拿此事来做文章,虽然在律法之上确实如此,但从情理上讲,无耻之极!

方圆和丫丫受的伤,是致命的重伤,因为杨清源的抢救活了下来,现在却成了给周明生开脱罪责的理由,这是何其讽刺。

“臣请陛下圣断!”

申汝墨说完之后,便将这个问题再度抛给了周帝。

八议之人,当由天子决断。

周帝有点头疼,他是真的不想判这个官司,随即手一挥,“朕非专断之主,周明生的判罚就由众卿议一议吧!”

一看周帝松口,太子党先锋曹守正便站了出来,“臣以为申大人所言,老成持重!周明生虽有恶行,但无恶果!罪不至死,可杖刑八十,流放万里!”

曹守正一开口,就引起了众多人的应和。

这些人是太子一早就联络好的大臣,就是为了在今日能响应太子的号召!

若说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夺位,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支持太子,却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就算他们支持了太子,也不会被天子认为是效忠新君。

这种好事,可没地找去!

但楚王党肯定也不会这么容易的便宜太子。

楚王党先锋,工部侍郎吕城立即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周明生为太子内弟,若是不严加惩处,必然会让天下人觉得朝廷处事不公!包庇皇亲!臣以为当斩周明生,以正国法!”

没错,就是吕城,那个曾经因为在应卯时间在青楼考察装修风格被李寻欢弹劾的人。

三年了,杨清源曾大理寺丞干到了大理寺少卿,文华殿行走干到了文华殿学士。

李寻欢从京畿监察御史干到了左佥都御史。

而他还是工部侍郎。

当然了,官当到他这个份上,想要在往上跳一级,已经不是靠自己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了。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虽然他和杨清源、李寻欢有怨,但现在可不是计较仇怨的时候。

吕城的话一出,原本楚王党的人,也纷纷站出列附和。

当然了,因为之前杨清源的操作,让楚王的主力,残存的淮西勋贵杀得杀,贬得贬,整整三年,楚王党都没能恢复元气,这让楚王党的声势小了许多!

远不及太子那般支持的人数众多。

李寻欢见殿中渐有嘈杂之声,立刻朗声开口道,“肃静!”

都察院的御史,有整肃朝仪之责。

李寻欢开口间还带着一分醇厚的内力,让偏殿内为之一静。

看到这一幕的周帝突然觉得,以后这个监察御史最好就是能会武功,平日里若是这种情况,监察御史必然要连喊数声,众臣才会安静。

但是李寻欢喊着内力的一声就够了!

就在周帝胡思乱想之际,偏殿之中的形势也已经分明了。

有近六成人,支持太子。

一直未曾表态的都察院正,右都御史程青松站了出来。

大周一朝,以右为尊,程青松便是监察系统的一把手。

“陛下,老臣以为,周明生本已是罪大恶极!如今虽然因为一些原因,难以定罪,但是当斩之,以正国法!”

程青松话中明着在告诉周帝,自己对于李守一案的态度。

我知道,陛下心有顾念,所以没有重审李守一案,但不代表我认可李守一案的结果,现在既然涉及到了元凶首恶!那么周明生就应当处斩。

程青松知道天子的难处,也理解天子的难处,但不代表他认可天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