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捷报通传

若是真的赵王功成,登上九五大位,他一样不会选择佛门。

一来是在打天下的过程之中,佛门的实力膨胀,需要其他力量平衡。

二来是佛门的特性,会被君主所忌惮。

政治,是平衡和妥协的艺术,但是佛门不懂这个道理。

不过那是后话了,现在渡衍就是赵王麾下第一重臣,此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动摇的。

邱福追求的,是军方第一人的位置。

论信任,邱福自认为不输张世美。

想要成为军方第一人,那就必须立下无可动摇的功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面对郁闷的邱福,亲兵统领开解道,眼珠转动之间开解道,“将军不必如此沮丧,咱们也不算是失败,想那龙武军的斩马营是何等的赫赫威名,被灭的后金八旗,悍勇非常,骑射也不输北乾的弓骑,在龙武军斩马营面前,如同纸糊木搭一般,溃败之势,摧枯拉朽。现在将军您将斩马营的五千精锐全歼,实在是大振士气啊!”

战果,现在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怎么汇报战果,那就是一门艺术了。

邱福停下自己喝闷水的行为,转头看向了亲兵统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亲兵统领的脸上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

——

燕城,赵王府中。

“报!王爷!邱福将军的西路军传来捷报!”

密探的话让正在看着山河舆图的赵王脸上露出了意外之色,不过转念一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邱福相比于张世美而言,更加悍勇,更加简单,更加会冒险。

但同样也意味着,邱福可能获得战果更大。当然惨败的可能性也更大。…

赵王随即接过了邱福处传来的战报,打开之后,赵王阅读了起来,读到一半之时,赵王便高声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邱福这次干得不错!打得漂亮啊!”

听到赵王的话,议事厅内一众文武官员都看向了赵王,等着赵王说出答案。 “邱福领十万大军逼近雁门关,在雁门关外,遭遇了南周的龙武军副都督赵天麟。”

说出赵天麟的名字时,引得下方百官窃窃私语。

赵天麟是太祖高皇帝时期的将领,是原本开平王麾下的副将,历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熹宗厉皇帝三朝,主持了灭金之战,也算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这位老将军或许算不上什么天生的军事奇才,但六十年的戎马生涯,让他足够的沉稳老练,用兵谨慎。邱福想要在他手上占便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邱福将军传来捷报,他与赵天麟一战,以优势兵力全歼赵天麟麾下的龙武军斩马营,此外还斩杀赵天麟麾下步骑六千余人。赵天麟此时已率残部向雁门关方向退去!”

赵王的话让议事厅内一片哗然,众人没想到邱福竟然能打出这样的战绩来。

一个文官打扮的人站出来开口道,“恭喜王爷,这靖难第一战,大获全胜,可喜可贺。”

这个时候,一定得有眼力劲儿,不用去想邱福是怎么打赢的,吹就完事了!

有了第一人站出来之后,第二个,第三个纷纷向赵王道贺。

“王爷实在是天命所归,有此大捷,南周必然支撑不了太久,想必不需要多少时日,我大周就可正本清源,回归于王爷的正统!”

“王爷洪福齐天,必然势如破竹!”

……

原本的军政会议,也变成了庆功宴,赵王亲自在府中宴请了文武官员,宴饮甚欢。

邱福的西路军大捷的消息,也随之传遍了燕城。

燕城的军民此刻皆是士气高涨!

对于周廷来说,赵王是乱臣贼子,可对于燕城人来说,赵王就是众望所归。

赵王在燕城之地经营多年,自然不是盖的,燕城及周边的郡县,几乎是铁板一块,他们是赵王最坚定的支持之一。

最重要的不是底层百姓,而是地主豪绅。

周廷推行的摊丁入亩已经在南边实行了,效果很理想,京畿地区也完成了这一步。

在扬州,周廷甚至开始试验将土地收归国有,再发放给普通的农民百姓耕种。

对于北方的豪绅地主来说,这个消息简直是在掘他们的根,这就是乱命,是绝对不能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