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页

就连刘爷都打来电话,嗯,开春的野生肥泥鳅,大补赛过人参啊,按药师叔的估计,这眼看着就要耕杜姐那块地了,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嗯,皮娃你懂的……

懂的懂的,于是李君阁又在各家捞起来的泥鳅里挑了十来斤最肥美的给刘爷送过去。

接下来就开始备耕了,首先就是“挑泥粪”。

泥粪就是将来插秧之前要在稻田里施加的第一道底肥。

一般自家那点地,就是牛圈,猪圈,老阳沟里堆积了一年的肥料就够了。

不过一下要重新开出上千亩的梯田,这泥粪还用老办法估摸着有些不够。

皮娃还说不能用化肥,以为这就能难倒我们玩水田玩了上千年的李家沟老爷们儿?想多了!

正好音妈妈也带着山上的支援部队下来了。

大伯跟音妈妈,吴志秋一商量,老办法捡回来,堆肥!

先在田地里堆上谷草,然后将泥土堆放上去,烧!

当然不能像烧陶器那样烧,那就“过火”了,要烧到刚刚好,土变成干土,然后就和上各家粪坑里运来的粪料,重新变成湿泥,再拌上青草,堆成一个个坟丘一样的大馒头形状,盖上土发酵就可以了。

猛禽的身价再次暴跌,先是拉鱼,然后是拉木头,现在连大粪都拉上了。

这车在半山林场和李家沟天天跑来跑去,车头上油漆都被横生的树枝挂掉了不少,满脸的沧桑。

有一次去蛮州4s店保养的时候,经理一看到就竖大拇指,这才是土豪的开法!这款车总共卖出去七八辆,多数都是改成越野样式,然后在后窗上贴个进阿里的线路图或者国家地理的标志就在城乡结合部装逼。哪像这位,虽然啥都没贴,一看就是无人区几进几出的主!

鱼,鳅,鳝鱼抓得差不多了,肥堆起来了,接下来就是修田坎了。

水田的田坎,那是每年都要保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