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锦官 无名指的束缚 868 字 2022-11-22

果不其然,寒暄不过几句,云沛鑫就把话题引上正规,他抿了口茶水后道:“秦亦。此次名阳叛乱之事,按理说应该给你记首功的,若不是你及时发现城外情况有异,果断地采取措施且进宫报信,可能会有更多的百姓受难,而且也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肃清匪徒。”

他停顿片刻,秦亦就知道他要准备说但是了,这种话后面跟着的,绝对都是转折词。

“但是,此次的叛乱事件,涉及皇室且圣上震怒,五皇子如今还押在天牢内,最近日日早晨,圣上根本不提此事,更不知会如何处置,我等做臣子的更是不敢多言。

“相国大人,秦亦所作所为,不过是忠君报国的本分,却还是没能完全化解宫内的危机,自惭尚且不已,哪里还奢望什么记功。”秦亦连忙跟他客气。

“你能如此想是最好,也是老夫平白地担心了,总觉得你年轻,怕你急功近利,有所愤懑。”云沛鑫抬手捋髯。“老夫在你这个年纪,尚且还做不到你这般沉稳。”

“相国大人真是谬赞了。”

“那咱们言归正传,如今情势之下,昀亲王已经没有希望荣登大宝,曜亲王则是最强大的对手。今日散朝后,数位平日就老成持重的同僚找到老夫,说应该联名上表劝圣上早日订立遗诏封入祈年殿,以平民心、臣心,最重要的是平各位皇子的心。”

尉迟晞手指轻叩桌面道:“不管从什么角度,三哥都比我有更大的优势,他已经领事多年,差事都办得深得父皇赞许,而我到现在还只是个挂着虚衔的亲王,尚未出宫建府,在臣子和百姓中更是几乎没有威信和声望。”

“殿下不必妄自菲薄,您宅心仁厚且至善纯孝,圣上都会看在眼里的,想要赢这一仗,什么威信、声望都是浮云,圣上的心才是关键。”秦亦边说边琢磨着,清朝的时候似乎就有这么个事情,四阿哥和八阿哥的争斗,是现代人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云沛鑫见她若有所思,便道:“小秦此言虽然有理,但是这次昀亲王在坤福宫内的一番话,怕是挑起了圣上的疑心,可能会对殿下诸多猜忌,此时上表请立遗诏,是不是对我们不利,而给对方做了嫁衣。”

秦亦却没有担心此事,根据淑妃当年的话推测,顺康帝之所以能够继位,似乎也是私下做了许多的手脚,因为外面根本没有任何兄弟阋墙的传言;而且他还能故意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纨绔子弟,并且一贬再贬,就说明他对于手足亲情并不是十分在意,甚至还有些利用和践踏的意味。记得不知道谁说过,居上位者,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儿子、夫君抑或是父亲。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儿子之间的争斗,远不如儿子对他构成的威胁那般让他心惊和猜忌。

“下官以为,上表之事不应急于一时。”

云沛鑫叹道:“老夫也是如此认为,但是即便我不联名,其余同僚也不会轻易放弃的。”

“其实想要压下这件事很简单,圣上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年,但是这几日却有些不适,如若此事上表,知道的是众位大人想要皇室太平,不知道的还以为圣上是不是圣体违和,到时候……”秦亦觉得自己的主意不错,不料云沛鑫却还是叹气。

“难为你这么短的时间想到如此办法,若是用在一般臣下身上,或许还能奏效,但是这几位同僚都是我朝出名的诤臣,俱是言官御史之列,往好听了说是刚正不阿,若是说实在话,他们都是那种以死谏为荣的人,用命去拼名垂青史的疯子。”云沛鑫说得有些激动,似乎十分不赞同这些人的做法。

“那我们就先发制人。”秦亦另外拿了主意道。

“如何的先发制人?”慕容千殇不解道。

尉迟晞却眼中若有得色,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秦亦忙把机会让给他道:“殿下可是有了什么好计谋?”

“不若由我上表请父皇立遗诏,这样……”

云沛鑫与秦亦一同摇头:“不妥。”

“殿下。”云沛鑫忽然沉着声音道,“说句托大的话,殿下是老臣从小教起来的,您从小便老成持重,有城府能装得下事儿,凡事懂得想十步走一步,而且宅心仁厚。这是老臣之所以扶持您的根本原因,但是您同时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便是太感性和容易心软。”

尉迟晞面露羞愧之色,言道:“太傅教训的是。”

“并不是说为上位者就要心狠手辣,但最少要做到,在必要的时候能够理智和决绝。只要涉及到皇室,您总是觉得,都是手足同胞,不应该自相残杀、你死我活,但是却不去想或者说不愿意去面对成者王侯败者寇的现实,总觉得也许兄弟们还可以像以前那般和睦融洽。”云沛鑫脸上不知是惋惜还是无奈,“所以就导致您每每在处理这类事情的时候畏手畏脚,总想在办法上求个周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如若真的如此,我们当初便不争,不就什么都省事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