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锦官 无名指的束缚 838 字 2022-11-22

自从尉迟晞搬出后宫去西宫以来,云沛鑫从未如此严厉地教训过他,而且句句说得让他无可反驳,只能惭愧地低头应是。

“在坤福宫的事情,我一直没与殿下讨论过,如今看来,您除了惋惜和同情,似乎并没有领悟到其他。”云沛鑫丝毫不留情面地说,而后起身一撩衣摆跪在尉迟晞面前,叩首道,“老臣说句万死的话,您若到现在还没有坚定与兄弟相争的心,那么五皇子的今日,说不定就是您的明日。”

尉迟晞闻言动容,羞愤难当地上前扶起云沛鑫,道:“太傅,学生知错了。”

秦亦在一旁看着,心里也百感交集,自己早就发现尉迟晞在对待亲情问题上十分不理智,可能跟他从小就没了母亲,心中渴望母爱有关,但是她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或者说是还不够身份去说这些话,而且从她的的内心深处讲,她并不希望尉迟晞成为一个冷酷的君王。

不过就如云沛鑫所言,尉迟昀的事情让她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自己一厢情愿地想让尉迟晞保留着那份真诚,却没有充分地考虑到这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她也在心里不住地检讨着自己。

这个插曲过后,几个人继续讨论刚才的事宜,秦亦先开口道:“其实刚才殿下所言的先发制人,小人还是十分认同的,只不过不应该由殿下上表请立遗诏。”

“那该如何?”慕容千殇接言问道。

秦亦对他的问题避而不答,转而问:“以曜亲王在百官中的地位和威望,如今若是有官员联盟保举他为太子,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吧。”

尉迟晞和云沛鑫脸上都露出了明了却又有些悚然的神情,慕容千殇比他们慢了一步,却也很快反应过来,瞠目结舌地道:“秦兄弟的意思是……”

“恒之兄,小弟什么都没有说啊!”秦亦端起茶碗,状似悠闲地用碗盖撇着茶沫。

“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小秦他日必将是殿下的左膀右臂,恒之啊,你也算是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人物,但是跟小秦相比,还是略逊一筹啊!”

慕容千殇倒是丝毫也不在意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什么翘楚不过是旁人的谬赞,恒之从未有过自持的念头,日后要多多向秦兄弟学习才是。”

第三卷 名阳内斗 第九十五章 圣宠骤浓

第九十五章 圣宠骤浓

《璟史顺康卷》

顺康五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淑妃薨,昀亲王上表请除亲王衔,为母守陵,帝允。

顺康五十一年二月,群臣纷纷上表,举曜亲王为太子,帝留中不发,余波不止。

★☆★☆★☆★☆★☆★☆★☆★☆★☆★☆★☆★☆★☆★☆★☆★☆

顺康五十一年,是后代史学家对于璟史争议最多、也研究最多的一年,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淑妃的死、尉迟昀的请除和守陵,以及关于那只在野史中流传的逼宫事件;其次就是被后世称为群臣上表事件,有学者称,顺康五十一年初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璟朝接下来的两百余年的导火索,如果年初少发生某一件事,后世的历史也许就会大幅改写。

而此时,群臣上表事件的始作俑者——秦亦,正坐在自家的后花园池边发呆。

“李铮李将军到——”外面传来下人的通传,话音未落,李铮已经迈着大步进入花园。

“身子可好些了?”李铮关切地问。

“其实早没事了,但是桑布不肯让我起来,非要听御医的吩咐,再将养一个月,我都快无聊死了。”秦亦转动身下的轮椅,面对着他无奈道,“最近外头传言纷纷,你还不知道避讳,天天往我这儿跑。”逼宫事件中,李铮入宫后疯狂地寻找秦亦,在见到毫无生气的人时将其猛地搂进怀里,不多时便开始谣言纷纷,而李铮年长还尚未婚,也被作为了他好男色的佐证一般。近日这些纷乱的事件,反倒将秦亦的出身问题暂时压制了下去,百姓总是对于八卦传闻更加具有兴趣。

“那些个每日无事可做就嚼舌根的人,理会他们作甚。”李铮体贴地上前替秦亦推着轮椅,沿着薄冰未消的池塘慢慢地走着。

“我倒是无所谓,只是怕影响李将军英武威猛的形象。”秦亦促狭地笑道。

李铮却并不还嘴,只是笑着摇摇头道:“你啊!”

那两个字轻轻地吐出来,拖着些微的尾音,带着一点点儿的无奈和宠溺的语气,让人秦亦觉得心里十分熨帖。

“近日的上表还是留中不发?”秦亦问道。

“恩,圣上这几日都没有提起过这是,似乎一本奏折都没看过似的。曜亲王早朝的时候诚惶诚恐地出来请罪,还上了折子,但是圣上也只是令人接了折子,便又去讨论其他事宜,对此事不置予评。”二月中旬已经算是初春,泥土上还附这薄冰,却已经有嫩绿从地下顽强地冒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