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正史二三行 凤久安 914 字 4个月前

一个像是特地拗出来的深沉男声缓缓应道:“在。”

弹唱老人高兴道:“一口茶先生,没想到二十年了,还能再听到您的声音。老儿最爱您写的那首《火神佑》了!没想到,一口茶先生又有新作了。”

“我来就是因为这个。”一口茶说道,“听闻,最近流传各大茶楼的……说是我一口茶写的那首新曲子叫《正神记》?”

“难道不是一口茶先生的?”老人白目大睁,“难道是冒充先生您的伪作?”

一口茶又问道:“讲神之子为父报仇,杀邪佞,重回神位施恩子民?”

“对对对,没错,正是这么一出戏。”

“什么烂戏,也敢冒充我一口茶!”一口茶显然是恼了。

一口茶这个名字,十三州各大茶楼的说书人唱曲人再熟悉不过,建元元年,皇帝登基后,一口茶似从天而降的奇才,忽然就火了,一夜之间凭曲好词好风靡十三州,起初只是写些短而精的奇谈小曲儿,后来成名,是因为那首被新朝禁的《火神佑》。

一口茶本无名,后因曲子起,大家伙儿刚喝一口茶就被曲调吸引,忘记手中茶,直到唱完才知手中茶只喝了第一口。

所以,这个写曲儿的先生,就叫一口茶。

岚城唱曲儿的老人听过他的声音,如此肯定他就是一口茶,是因为,一口茶的《火神佑》,是在他以前唱曲儿的茶楼里,现场写的,曲成惊人。他印象深刻,忘不了。

一口茶又问:“《正神记》从哪开始流传的?”

老人说:“北边啊……是从朔州来的客人,先唱的,老儿才着人去寻来的曲词。”

一口茶在破桌上敲着自己修长的手指,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