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便是朝廷的态度。

按顾惜朝信中所书,这青州暴雨着实不小,已经远远超过了往年。通常在这种水灾下看,再好的知州太守也不过能多保下一二人命。

这说法是综合了许多无能为力的原因,例如京城得知消息太晚,粮食药材运送太慢,再加上层层剥削……总而言之,这般大的灾祸,想大幅度降低损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可陆踏歌可以。

身负系统的青年完全可以用一点积分与系统作交换,开拓些空间将大部分东西装进去,轻功来回,除了要累些,至少能最大的降低损耗。

也就是说,在陆踏歌的帮助下,这次青州水灾简直是可以安全平稳的度过。

但那么舒服的赈灾后,递给皇上的折子就不好写了。

水患一出历来伤人无数,顾惜朝要是实打实的将那近乎完美的赈灾记录交上去,朝廷里对顾惜朝的看法顿时就会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一派说顾惜朝谎报水灾,将巴掌大的事说的那般凄惨,怕不是想要朝廷拨银以中饱私囊。另一派则会说顾惜朝贪图名利,拟出虚假消息为图步步高升。

也就是说,现在无论怎么做,形势都可以说是对顾惜朝极为不利。

陛下心不在山河,前几天刚被杨羽和陆踏歌那首《兰陵王入阵曲》勾回来的勤政之心转眼又为美人夺去,这两日早朝晚了将近半个时辰,眼下也颇有些青黑。

虽然令赵佶宠爱花想容本就是杨羽的谋划,但若要这么一位皇帝来决定未来天下的命运,决定顾惜朝的官途,实话实说,杨羽实在是……无法放心。

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君恩浩荡,无论雷霆雨露,做臣子的都只能欣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