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众贡生刚刚看了一小会儿卷子,还没有想好要怎么写这篇策论。就听到了阵阵脚步声。众人偷偷地瞥了几眼,忙收回自己的视线。原来这脚步声的主人正是皇帝、主考官、内阁的几位阁老, 以及六部尚书。

谢棠继续磨着墨, 磨好了后拿起狼毫水笔蘸了墨水, 开始在画着红线的宣纸上写着自己的文章。

——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天子承天之德,治国以仁, 扛天下鼎,夙夜忧叹,以致今日之河清海晏也。

——天子为北辰,诸公为众星也。棠微末书生,卑鄙斗民。不敢妄议朝政。唯粮秣之事,或有几许言论。”

——中兴艰难,然则粮秣之事,乃苍生大事。农桑之事,为国之筑基。不可见弃也。学生有策,书之于下。

——边疆疆域广阔,或可加以畜牧,农牧两得。

——或可开荒,迁移流民至边牧之地。

——学生听闻海上番邦有高产作物,产量高且抗旱抗寒,可出海寻之。若得此良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生游学北疆之时,曾听闻乡野老人讲种田技巧。始知农间稼穑,亦为深厚学问。故建议以利换取农间巧记,辑录成册。可以此通谕天下,以增加山泽粮产。

——边疆军户可屯田。

——可立法度,若饥馑之年投机倒把、屯粮抬价者,处重刑。

……

一字一言,都是实用言语。

一词一句,都是直接建议。

他已经不想用华美词藻来感染天子,只想用质朴语言把这张卷子写完。他每写一个字,都会想到弘治十二年寒冬里饿死的北疆百姓,都会想到那年被围城的时候的无力。

他的一腔热血,一腔孤勇都被他自己写在了这张纸上。

他想,既然皇帝出了这道题目,那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他定是要让弘治帝看到这篇文章的。

如果有了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北疆几十万百姓,至少不用饿肚子。

仓廪足而知礼仪,他写道。若温饱尚不可得,安有礼义廉耻之心邪?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时候,谁会去管那些其他的乱七八糟的礼仪廉耻?

粮食乃国家之本,亦为军队之本。

没有粮草,怎么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