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公主

这张清秀面孔如此熟悉,可昔日娇弱惹怜之态,已被疲惫与沧桑替代。

秦缨怎么也没想到,被阿依月为难之人,竟会是卢月凝。

她离京之时卢家的案子尚未判罪,未想到月余之后,卢月凝竟入了云韶府。

“你被充入云韶府了?”

面对秦缨惊问,卢月凝惨笑一声,她将眼底嫉恨隐去,又俯下身,“奴婢拜见县主,还请县主为奴婢们做主——”

秦缨瞠目片刻,很快定神道:“你们先起来。”

她看向阿依月,“公主不喜欢的话,她以后就叫凝儿,还请您莫要为难她们——”

阿依月还要再说,秦缨柔声道:“您还要请求陛下为南诏解决水患,何必要为了这些小事横生枝节?倘若您以后真要留在大周,多一个朋友也是好的,不是吗?”

阿依月唇角紧抿,看看她们,再看看秦缨,终于道:“好,我便看在你的面子上,你们走吧。”

卢月凝捡起笛子,拉着身边宫伎站起了人,那宫伎还要行礼,却被卢月凝拉着离去,阿依月看着她们的背影道:“那是你的仇人?”

秦缨失笑,“这倒不是,只是旧识罢了,她本也是高门贵女。”

阿依月兴致不高,收起鞭子道:“我知道你比男子还会探寻凶案,明日我去你们府上寻你可好?你若是要办差,我也可随你,我想看看你这样的大周女子是如何当差的。”

见秦缨一副拒绝之态,她又道:“你不是说多一个朋友也是好的吗?适才我听了你的话放走她们,你难道要出尔反尔?”

秦缨被她强词夺理绕得哑口,阿依月却一锤定音,“就这样说好了,雪太大了,你快回府去吧!”

她转身便走,秦缨实在哭笑不得,待回到秦璋身边,立刻问道:“爹爹,卢家的案子定罪了?我适才看到卢月凝成了宫中

乐伎。”

赴宴的人已走空,秦璋这才带着秦缨朝外走,又道:“九月末定的,她父亲被判了斩刑,卢氏其他人判了充军流放,她成为宫伎虽有些屈辱,但至少比流放好。”

父女二人出门,待上了马车,秦缨才叹道:“这个季节流放,凭她的身子,的确凶多吉少,只是未想到回来第一日便遇见了。”

秦璋道:“从前朝开始,便有罪臣之女被充入教坊的规矩,做乐伎还是好的,许多小姑娘甚至要流落风尘,你千万莫要为此自责。”

秦缨心腔微热,“您放心,这一切皆有法理可依,况且,犯错的人许连悔恨都无,伸张正义的人又怎要因她们付出代价而自责?女儿只是感叹人生际遇变幻。”

秦璋抚了抚秦缨发顶,“好孩子,我们回家——”

车轮辚辚而动,外头风雪呼号,马车里却暖意融融,秦缨说了办差之行,轮到秦璋说起府里之事,在秦璋絮絮之声中,马车也离侯府越来越近。

时隔月余归家,白鸳比秦缨还要高兴,刚进府门,秦广便上来道:“县主的行礼都送回您院里了,但冯聃说有部分是您带回来的礼,便放在前院未动。”

秦缨一听忙道:“爹爹快来看看,其实也没什么礼,都是路上沿路收的特产,后来去了江州,谢家大小姐临走之时又送了些——”

秦璋哪里稀得这些东西,但因是秦缨带回来的,便来了兴致,他拆看一样,秦缨便讲一讲来由,这些地方官员的殷勤与讨好,也令秦璋哭笑不得,没多时,秦缨忽然看着一个包裹道:“这是何物,不曾见过——”

白鸳便道:“县主记得在慈山县渡口取了行李?好像是楚州刺史那边备下的,皆是些珍奇药材,打开瞧瞧便知。”

秦缨拆开,入目便是一根蜡烛粗的山参,不禁扶额,“真是防不胜防。”

秦璋此刻疑惑道:“慈山,便是那个县令被害之地?”

秦缨颔首,“是我们南下第一站。”

说着,她又从包裹之中取出两只锦盒,“父亲,此物乃是香膏,或许对您修道有益,听闻是百花百草精华炼制而成,您可试试——”

秦璋又生疑惑,“百花百草膏?”

秦缨听出不对来,“您知晓此物?”

秦璋颔首,“前几日城中也有人在贩卖此物,听闻正是前次南下的段柘与郑钦带回了此物,后来发觉此物甚好,令人南下采买,也不知哪个商贩知晓了此事,便命人往南方开了一条运送此物的商道,一时世家争相抢购,尤其是爱好香道者。”

秦缨啧啧称奇,“段柘与郑钦看着也不似喜好香道之人啊,此物真有如此神效?”

她掀开盒盖轻闻了闻,只闻出一阵草木清香,便随意道:“南边早已流行此物,京城是物以稀为贵罢了,父亲不喜欢便不必用,给其他随从用也可,您看这块墨玉,这是谢家大小姐准备的,给您刻个镇纸如何?”

秦璋笑开,“女儿说好便好……”

至二更时分,秦缨才回房歇下,一路的舟车劳顿,在沐浴后疲惫至顶峰,秦缨倒下便睡,再睁开眼时,外头东阳初升,雪光晴照,秦缨愣了愣,这才想起已经归家,她在松软的床榻上滚了滚,利落起身去陪秦璋用膳。

外头霜雪连天,偏厅内却暖意如春,父女二人多日未同用早膳,秦璋自要等她,等上了膳桌,秦缨一边吃饭一边道:“此番去江州,才知谢家真是累世官宦,谢大人的祖宅阔达煊赫,其他几府虽没落,却也家底极厚,若是他父亲母亲尚在,谢氏必不比京城一众世家差。”

秦缨才从江州回来,有此感叹十分寻常,秦璋不以为意道:“那也不一定,当年他父母出事,便是因他父亲辞官回乡,若不辞官,或许还没有那船难。”

秦缨便道:

“当年此事闹得很大?”

秦璋叹然:“当年他父亲辞官便惊呆了众人,后来消息传回京中,自然人人都要为这惨剧扼腕,整整一家人啊,若非谢星阑那孩子命大,他们便算是灭门了。”

秦缨点了点头,接着说:“女儿此番去谢家,倒是知道了先谢大人画技一流,他府中还有颇多藏画。”

“当年的谢正瑜——”

秦缨所言勾起了秦璋的回忆,他语声悠长道:“真是惊才艳艳,当时人们都说,他即便辞官回乡,往后也必成一代大家,他临走之时,我记得还有许多士子去送他,还有人早早与他定画……”

“父亲可有他旧作?”

此问令秦璋笑起来,他摇头道:“我的确动过心思,可那时候,他已经在替陛下作画,他的画笔被称为御笔,又岂能谁求画都给?便是到如今,宫中还存着几十张他为陛下做的肖像画呢。”

秦缨听至此,心头微动道:“爹爹,府中可有纯净无暇的琉璃?”

经过谢府的案子,秦缨才知这世道已有无暇净琉璃,秦璋闻言看向秦广,秦广忙道:“府中没有,但小人知道哪里有卖,听闻价值不菲,县主可是要?”

秦缨点头,“您帮我买一块茶盏大小便可。”

秦广笑呵呵道:“好,县主从前只喜欢玉石,如今竟喜欢琉璃了?”

秦缨神秘一笑,“我有用处。”

不管秦缨要做什么,秦璋都是有求必应的,早膳还未用完,采买净琉璃的人已经出了府门,而秦缨用完早膳,便陪着秦璋论道,好生补了补月余未尽之孝,眼看着日上中天,冰雪初融,门外忽然来了脚步声。

侍从道:“县主,有人求见——”

秦缨心底“咯噔”一下,“是南诏公主?”

侍从愣了住,“不,是一位姓陆的姑娘。”

秦缨大喜,“是柔嘉,父亲,我去见她……”

说着话人已出了门,秦缨脚步如风,到了前院,果然看到陆柔嘉披着月白斗篷站在檐下,秦缨喜道:“柔嘉!”

陆柔嘉亭亭转过身来,眉眼间亦是欣喜,“县主!得知你回来了,我立刻上门了!”

秦缨上前拉住她,直往清梧院去,“来得好来得好,你不来找我,我也要去找你,你不知道,你给我的药此番派上了大用处!”

秦缨语速极快,直听得陆柔嘉目瞪口呆,等进屋子落座,她才惊道:“那村中人竟如此大胆?”

秦缨应是,“那里与世隔绝,愚昧滋生邪恶,总之幸亏你有先见之明了,你呢,这月余如何?可有了神医之名了?”

屋内烧着地龙,陆柔嘉便褪下斗篷,又从玲珑那里取来两本文册,“我未成神医,不过呢,未负你之所托,这本毒理与药理的簿册,算是初初有了模样,你且看看,可是你想要的那般?”

秦缨惊喜得紧,忙翻开一本细看,刚看了十多页,便道:“柔嘉,你有如此学问,端该入太医院做药理博士才是。”

陆柔嘉温婉道:“你此前说,只是为了方便仵作验尸断案所用,但真统总起来,便觉名目实在繁多,后来请教了父亲和叔伯们,这才万全了些,成药理博士不敢当,但为仵作所用当是足够了,不过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便说此番入京的南诏,便有诸多毒草毒物,若有新发现的,再行补全就是。”

秦缨已经足够满意,“我明白,已经很好了,能将毒物与中毒之状写的如此清楚,已十分难得,实在辛苦你了。”

陆柔嘉莞尔,“这月余,岳仵作也时常去医馆找我请教,他眼下也算半个大夫了。”

秦缨放下书册道:“仵作本该算半个医者,只是这世道尚未成规制,他如此用功,将来也不愁前途,还要多谢你教她。”

秦缨

满口夸赞与谢意,直令陆柔嘉双眸晶亮,她道:“这也是因为县主,若非如此,我也不知我能做到这一步——”

说至此,陆柔嘉忽然想起一事来,“对了,你看那最后一本薄册。”

秦缨狐疑地换了文册,刚翻了两页,她面色大变,又忍不住站了起来,“这是……”

陆柔嘉也起身来,她肃然道:“是我找父亲,父亲自己回忆许久,又翻看了太医院些许记载,并问了当年北上的旧识,完完整整地记录了当年疫病的全过程,你那时说你不知你母亲如何病故的,又不忍心问侯爷,那或许看了这些,你可窥见几分。”

她重重一叹,“那是一场让人间变炼狱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