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渠清如许 清明谷雨 2302 字 2022-09-15

梁徽不说话,抬眼凝他,祝知宜这人,你说他有官瘾吧,也不是,前些日子他提议给他提督察院使司,升一升位阶,祝知宜拒了,继续领五品芝麻官的俸禄操丞相的心,福没享半分,惹一群眼热的狼,天生的劳碌命。

“皇上?皇上?”

梁徽回过神,对他笑了下,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朕听着,清规继续说。”

祝知宜又叨叨絮絮同他禀了好几件他棘手已久的事,祝知宜都一一解决了,祝知宜是不怕别人戳脊梁骨的。

梁徽亲手为他舀了碗羹,垂眼片刻,道:“兰台拟修的前朝志禄本清规看了么?”

祝知宜执筷的手顿住,志禄本是用于对王公将相盖棺定论的册记,成王败寇,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这也是他为梁徽卖命卖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至少最开始时是。

相党和世家联手给他祝门一族按上了“谋逆”的污名,祖父三九寒冬大雪被押、三千门生英魂惨死,世代清白毁于一旦。

但对于朝野重臣的清正平反皇帝一个人说话是不够的,皇权榜落江河日下,只有铲除相权党羽他祖父和师见弟们才有沉冤得雪的可能。

“清规来拟审如何?”梁徽眼神很温和,好似很信任他似的。

祝知宜却没有被这近乎温柔的温和迷了眼,忽而抬眼,目光清明道:“皇上可以直说的。”

梁徽挑眉。

没想到祝知宜脑子转得这样快。

虽然他早就知道这人旁的事都不解风情木滞得很,但办起正事来又自有他的灵通 他自成一派的、固执的灵通。

有时候梁徽都在想,祝知宜的慧敏灵智是不是全都用在了政事上了,要不然为何旁的事愚木钝讷至此,说起政事又如此敏感聪敏。

说起正事祝知宜就没心思用膳了,放下筷子:“皇上想让臣重查江津盐运库帐?”

并非是个疑问句。

如今这个志禄官禾丰调任之前是江津盐运薄司,梁徽表面看上去是给了祝知宜审拟权,其实是让他这个钦定的拟审官和志禄官拿捏彼此的命门,相互制衡 禾丰写先太傅的史,他审禾丰以前的账。

而梁徽这个杀父 兄、半路横空出世名不正言不顺、很有可能被写得极为不堪的皇帝可以躲在后头坐收渔翁之利。

祝知宜垂眸思忖,梁徽的手都开始伸到江南去了。

江津盐运库帐是一笔冗沉多年的烂账,当年大批银钞黄金税账遗失不知所踪,富庶之地天高皇帝远,上头鞭长莫及,若是祝知宜去重查,无异于捣世家老巢,以得罪完利益盘根错节的江南重臣的代价换得一个把关史笔如何撰写他们祝门的权限。

梁徽是个自私、锱铢必较、从不做亏本买卖的人,这笔买卖其实不是那么公平,对祝知宜不太划得来,他是一箭双雕一石二鸟,高坐明堂不费吹灰之力,祝知宜却要当那个得罪江南重臣的人,更别说先太傅早年在江南开创私学普及教化,备受尊崇,簇拥者众,叫祝知宜去当这个恶人,无疑是叫他亲手自斩羽翼、自断后路,从此在朝堂就更茕茕独影,伶仃困囿。

祝知宜倒不觉不公或不快,利落道:“臣即刻到工部调取近十年的卷宗流水。”

那态度太过顺从自然,仿佛对方谋划的这笔于他有些划不来的买卖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梁徽蹙了蹙眉,道:“不急,先把饭吃了。”

祝知宜执行力强,他至少要比禾丰早一步:“臣用好了,趁工部 ”

“清规。”梁徽声音缓而沉,含着制止意味。

祝知宜起身到一半又定住,看向梁徽,面露不解。

第31章 臣没什么想要的

果然伴君如伴虎,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哪儿又惹了这人不痛快。

四目相对,莫名其妙对峙了片刻,祝知宜一板一眼请罪:“微臣愚钝,请皇上明示。”

他越是这般公事公办拎得清,梁徽越觉他可恶。

祝知宜这颗棋子当得未免也太过主动自觉,自觉识趣到令人不快。

梁徽三番四次将他推出去试探这人的底线到底在哪儿,就这等着他什么时候跟自己开口,哪儿知人家一心为公什么折本买卖都二话不说照单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