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页

在外驻守的薛家军得到京中的消息本就滞后,加之又都忙着暗中搜寻少主的下落,还不等做出什么反应,一切就要已经成了定局。

陈瑜白亲自写信,派人前去安抚了薛家军的几位将领,并给承诺等时机成熟一定会给薛家翻案,薛家军才暂时被安抚下来。

后来孙旭从秘密渠道将少主尚在人世的下次传到各处,薛家军便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如今少主重返京城,无论原因是什么,至少说明了上层对这件事的态度——薛家平反有望了。

陈瑜白对薛家军的承诺并非信口开河,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之所以薛承尚在人世、薛家还有后人的消息放出去,为的也是看朝中众人的反应。

当初薛家满门抄斩一事是先帝下的谕旨,刚刚登基没两年就要推翻先皇的定案,别说是根基不稳的小皇帝了,就算已经根基稳固,也难免会招人非议。

原本按照陈瑜白的规划,还要再对这件事进行一些铺垫和引导,谁知道计划不如变化快,而罪魁祸首居然还是他的亲侄孙。

陈瑜白真是又气又窘,转身回去求见皇上,将这件事如实禀告,而后跪下请罪。

“陈大人何罪之有。”小皇帝自然不会因为这件事责备陈瑜白,毕竟这是他侄孙闯下的祸,又不是他能够控制的,而且,“朕以为这也未必是件坏事。”

“皇上何出此言?”

“朝中几位老臣,想法过于保守顽固,却又轻不得重不得,朕着实是,狗咬耗子——无处下嘴啊!”小皇帝竟然还有心思开了个略有些粗俗的玩笑,“所以朕以为,事情传出去也未必是坏事,民心所向,加上文人学子们请愿,朕也不好为了几位老臣的保守就罔顾民心啊!”

小皇帝平时很认可陈瑜白的教导,从道理上他也理解陈瑜白为什么要求自己稳扎稳打、徐徐图之,但是他毕竟是年轻人,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想法与陈瑜白不尽相同。

此番事情因陈之原而泄露,导致陈瑜白非但无法怪罪旁人,还不得不努力弥补此事,想必薛家平反的事情应该会得到很快的推进。

想到这一点,小皇帝心里甚至有些隐秘的兴奋和雀跃。

比起陈瑜白的缜密和精打细算,年轻人自然更喜欢快刀斩乱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