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先生,谁人也不及你在姐姐心中重要,还望擅自珍重。”王宝玉拱手道。

“且不说这些,此次前往襄阳,主公给你的身份,正是伴郎一职,在我劝说之下,你只是暂用此职,并不受官员律法所约束。”诸葛亮道。

“嘿嘿,这样最好,有没有薪水啊?给多少银子?”王宝玉笑了起来。

“主公并未提及。”诸葛亮连忙摆手,王宝玉感觉遗憾,原来只是一个空头衔,十分无趣。

刘备既然说了,王宝玉不敢不去,樊城可是刘备的天下,得罪不起,何况诸葛亮这一家人,也包括自己,此时都寄居人下。

接下了,王宝玉又详细询问此去襄阳都有谁,诸葛亮说,文臣有孙乾、糜竺、简雍,武将则是关羽,还有一些牵马坠蹬,照顾起居的随从。

为了安全起见,诸葛亮还跟刘备商议,让张飞率领一支队伍,渡江而过,藏于汉江南岸,一旦发生危险,便可用以接应。

“先生,一旦发生危险,如何给张飞传递信号啊?”王宝玉问起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自是快马传递。”

“如果晚上不让出城,又该如何传递?”

“这……”诸葛亮倒是被王宝玉给问住了。

“嘿嘿,先生,我有一个方法,可以用来夜间传递信号。”王宝玉嘿嘿笑道。

“请讲!”诸葛亮眼前一亮,忙客气道,王宝玉这小子,自从说是九天玄女的弟子之后,总会有些让他意外的鬼点子。

王宝玉拿过笔来,画了一张草图,用纸糊成灯笼形状,上面封口严实了,下面点火,这东西便会飞起来,飞上高空处,很远的地方便可以看见。

“胡说,若无大风,风筝如何可飞至高空?”诸葛亮觉得不可置信。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灯笼里的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足可使灯笼飞升。”王宝玉连比带划的,看诸葛亮还是一脸茫然,叹息道:“在创造力上,先生还是不如姐姐,不如叫来姐姐一同研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