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刘琦的这番举动,背后的主谋当然就是刘备,就在王宝玉离开樊城的那天,刘备已经派伊籍乘一艘快船赶往江夏,并将这封继位书交给了刘琦,还告诉他,刘表已经病逝,蔡夫人不仅对外隐瞒还私自将刘表埋葬于山丘之上,惨哪!

尽管刘琦平时显得软弱,但是,父亲新故外加继位之事儿,还是让他心中升起了滔天的怒火,一时间英雄气倍增,原本他自襄阳来江夏之时,就带了一万兵马,于是就带着这些兵马,返回襄阳。

刘琦先去樊城祭拜一番父亲刘表,又将这个重情重义的叔父刘备真当成至亲,随后,经过一番商议后,便杀往了襄阳。

就在蔡瑁正想着如何撵走刘琦的时候,又有线报传来,刘备上万大军集结汉江北岸,虎视眈眈,只需半日便可兵临襄阳城下。

同时,襄阳的西门也传来了消息,新野驻防的赵云,也率领五千兵马赶来!

三面围攻,蔡瑁顿时慌了神,先是安排大将文聘去把守西门,他则跟张允一道带兵去北门驻防,东门则留给了邓义和刘先二将。

但蔡瑁终究不是治世能臣,考虑问题常常过于武断,有些想当然。邓义曾经担任治中一职,刘先则曾担任别驾一职,都是刘表的幕僚,同为刘表的参谋,他们跟死去的李珪交往甚为密切。

两个人心里都不赞同年幼的刘琮担任荆州之主,又听说刘琦的手里有真正的荆州委任状,立刻起了反叛之心。

蔡瑁刚到北门观察刘备的动向,邓义和刘先竟然打开了东门,将刘琦放了进来,而且将自己率领的一万大军和刘琦合兵一处,反而向着城里杀了进来。

第200章 日后相见

襄阳说到底还是蔡氏天下,蔡瑁的死党人数众多,一场残酷的战斗顷刻间展开。

厮杀声呐喊声不绝于耳,老百姓怕被殃及,纷纷躲进了房内不敢出来,双方大军展开了街道战和巷战,一时间尸体遍地,血流成河。

蔡瑁张允闻听消息,连忙回兵来救,而刘琦却没有跟蔡瑁张允发生正面冲突,果断撤走了军队,向着江夏方向退了回去。

蔡瑁气得几近疯狂,追了几十里地没追上,又怕刘备趁机来攻城,只好退了回来继续守卫襄阳。

刘备的大军似乎只是虚张声势,刘琦撤退之后,刘备的大军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汉江北岸,而赵云也只是在城下晃了一下,便也带领大军折返了回去。

襄阳城最终有惊无险,但是,蔡瑁等人统计一下损失,哭死的心都有,那是相当的严重,邓义和刘先带走了一万兵马,外加投降刘琦的人,刘琦来时一万兵马,回去时已经变成了两万五千人。还有一些文武官员,也趁乱一起出城而去,有的投奔了刘备,有的干脆追随了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