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王宝玉几次提到了火攻,诸葛亮到底还是入了心,这样既能减少正面冲突,还可以造成大范围的极强杀伤力,值得一试。经过一番苦思冥想,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就是用孔明灯来攻击曹军。

孔明灯只是用来传递信号,而且越飞越高,如何能当成武器用?当然要进行改良,必须要飘的很远,还要在指定位置落下并且燃烧才行。

想法是好的,但实施起来却很有难度。每逢困难倍思亲,这功夫,王宝玉真是很想念姐姐黄月英,如果她在,只怕这种事情都是小菜一碟,一晚上她就能鼓捣出来,还用此时两人大眼瞪小眼的。

人无完人,诸葛亮计谋还成,动手能力就差了不少,所以这个重任还得放在王宝玉身上。王宝玉也很发愁,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好在他初中物理学得还算不错,费尽心思进行了一番计算,又进行了若干次试验,终于将孔明灯改成了类似热气球的样子,只是体积实在没有办法做到精致,比之前大了几倍。

周瑜亲自实验了一下,感觉非常满意,即便不能成功,却也能搅乱曹兵的计划。

周瑜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现在是冬季,风从西北而来,如何能让孔明灯迎风飘过去?搞不好,可能会烧了自己的大营,岂不是凄凄惨惨戚戚?

“大都督若想要那东南风,孔明可以向风神借来一用。”诸葛亮笑道。

“这……”周瑜看了一眼诸葛亮,脸上的表情含义非常复杂,惊讶,怀疑还有些酸溜溜,说道:“若能如此,则必败曹操大军,更复无疑!”

“大都督可在南屏山上建一高台,名叫七星台,亮自会去作法,求得风神相助。”诸葛亮道。

“一切宝玉副都督安排即可!”周瑜道。

“本月二十日甲子日起东南风,大都督可在那日,将那曹兵引来,则万事俱备,可大破曹兵。”诸葛亮道。

“那乌龙道长必会再来,届时我自会引曹兵出来。”周瑜道。

战事胶着,有了草船借箭的先例,周瑜决定赌上一把,他一边安排士兵照着图纸制作这种具有攻击性的孔明灯,越多越好,一边又命将士及早准备,多备战略物资,与那曹军进行最后的大决战。

王宝玉和诸葛亮一路回到了小船,王宝玉笑着问道:“先生,没想到你真有借东风的本事儿,这也是书上写的吗?”

“本月二十日乃是冬至,正应《地雷复》之卦,一阳初生之时,必起东风南,此为天时,与人力无关。”诸葛亮道。

“嘿嘿,照这么说,筑七星台只是为了糊弄周瑜。”王宝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