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

“难为恩师了。”诸葛亮鼻头一酸,又是一把辛酸泪。

“先生,你想到了何事?”王宝玉好奇的打听道。

“我想到庞统该在此地,不想让他难为你等,故而来此。”水镜先生道。

“他去了西川,嗯,也快该回来了。”王宝玉道。

“士元一去西川,便退去了曹操十五万兵马,已立下大功。”诸葛亮也说道。

“我思忖,此一战之后,你等必将离开此地,若是庞统得知,必有方法阻拦,唉,为师见不得你等反目成仇,特备下书信一封,到时交于庞统,他自会放你们离去。”水镜先生说着,从袖口中取出一个白绢,交给了诸葛亮。

“恩师如今还记挂孔明,只恨孔明未能侍奉跟前,大不孝也!”诸葛亮手握书信,又一次泪流满面。

“人之将死,方知万事皆为烟云,不用伤悲。”水镜先生说话都显得很费劲,每次咳嗽都得好几分钟,憋得脸部通红,但气息平稳,脸上便又露出有些青黄的颜色。

“先生,记得我的话,你会荣登仙界的。”王宝玉的眼圈也湿了,安慰道。

“宝玉人才难得,只恨我不能与你再聚,若有来生,再做知己。”水镜先生道。

“恩师,莫要再走,孔明一定遍寻名医,为恩师诊治。”诸葛亮殷切的说道。

“家眷尚在曹营,怎可不回?我只言劝不得你便是,来时途中我在船中打盹,梦见已故祖先,便知大限将至,尚且不知能否活过今日。”水镜先生微微叹息摇头。

诸葛亮和王宝玉都没有说话,在死亡面前,谁都是脆弱无助的。

水镜先生并未想久留,又说了些鼓励的话,颤微微的起身便要上船,王宝玉和诸葛亮连忙上前搀扶,却觉得水镜先生的身体很轻,就像秋天的一片落叶。

水镜先生许是起得猛了些,眼前一片漆黑,身形晃动,良久才缓缓睁开了无生机的双眼,感叹道:“人生苦短,只叹我心有不甘,枉费了这数十载岁月。”

“水镜先生,我早就说过,您一定可以名垂青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