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

李筠谈论了一会儿,便叫人送符昭序回礼馆。他犹自回衙署大堂,正见到李守节,便沉声交代道:“入夜后,把北汉使臣送走。”

守节不解:“刚刚听说父亲杀了李守恩,杀了便杀了,不如把北汉人一并剁了!”

李筠笑道:“你太年轻,尚需历练。今后会懂的,现在照为父的话做便是。”

“儿遵父亲之命。”李守节只得拜道。

……符昭序得到脑袋,虽然天气冷了,还是赶紧把脑子血肉清理一番,拿盐来腌好。他一面派快马回大名府送信禀报,一面告辞了李筠府,携着脑袋径直往东南方去,绕道翻越太行山、从河北渡黄河,然后才去东京。因为西南方黄河北岸的河阳三镇在李继勋手里。

潞州离东京并不远,只要有合适的黄河渡口,快马三天就能到。(所以潞州的地形才十分有利和重要,就好像在周朝头上的一把剑,过太行、渡黄河便可一马平川攻击东京。但此地不仅能威胁东京,也是抵挡北汉军南侵的重镇,没有潞州昭义军,北汉军骑兵便可长驱南下,周朝连预警和缓冲的余地都没有。)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孙子

李继勋的长子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继勋魁梧的身躯微微一阵摇晃,部将急忙扶住。李继勋猛地一推,“唰”地拔出剑,叫周围的人大惊。他没有乱杀人,一脸苍白咬牙切齿“砰”地一剑劈在桌案上,立刻木屑纷飞,剑深深地斜插进桌面。

“此贼不杀!难泄我心头之愤!”李继勋嘶声暴喝道。

部将急忙附和道:“李筠这厮太狂妄了!咱们好心结盟,就算不同意,他也犯不着害大公子性命。太过分,实在太过分……”

却有幕僚不惧此时李继勋的暴怒,进言道:“主公三思,小不忍则乱大谋。如今大敌当前,失去李筠支持已然处境堪忧,若再与李筠为敌却叫东京渔翁得利了。”

另外一个人也急忙说道:“李筠着实狂妄,但在下之见,他也是想隔岸观火、以图伺机而动。最起码,他应该不愿意为东京前驱,过来主动找咱们的麻烦;东京现在也不敢强求李筠,恐怕只求稳住李筠就满意了。我们也该稳住他,至少叫他不愿意落井下石。

李筠既然杀了大公子,已表示决裂,再无可能争取。现在咱们应该早作打算,首先稳住潞州;然后从泽州出兵、联络北汉相助攻打晋州(临汾,北汉地盘西南部)向训部。

为今之计。潞州李筠在东北面、挡住了咱们与李重进部(河东辽州)的联系,唯有从西面打下晋州,才能打通与北汉的通道……然后借道北汉与李重进相互策应。避免被各个击破。”

李继勋听罢仰头叹息,好像是痛苦地呻吟了一声。他深吸一口气,冷冷说道:“修书李筠,便称李守恩是晚辈,礼数荒疏言辞不敬,惹恼了李筠,该杀!”